9月24日上午10点,渭南市体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军,渭南市社会体育交流促进中心主任、陕西省第十八届运动会渭南市筹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斌,市体育局产业科科长金青锋,竞训科科长王小峰,党政办公室副主任、创模办副主任杨薇做客《环境热线》,就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工作进展情况、省十八运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体育赛事经济”发展和青少年体育工作等话题,和听众进行互动交流。
今年以来,市体育局整体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体育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12630”工作思路(“1”是建体育强市目标;“2”是紧抓省十八运筹备和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两个契机;“6”是贯彻六个争做西部示范要求;“30”是落实三十项具体措施),下大气力推进渭南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整体工作开展顺利,结合实际制定《年度任务清单》《月挂图作战表》,按照“一周一汇总、一月一统筹、一季一考核”机制扎实推动,确保各项任务保质保量高效完成。
省十八运按照《年度任务清单》128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扎实推进,新建渭南市全民健身中心主体建设已完成75%,有望10月底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省年度赛连续两年金牌榜、奖牌总数、团体总分均位居全省第二。创建全国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工作对照35项创建指标要求制定了《任务清单》和《重点任务提示单》,协调发改、教育、住建等部门对“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等8项硬指标强力推动。积极开展各类赛事活动,以“十项精品赛事”“十项品牌赛事”为引领,重点从引进和承办国际国内大型比赛、培育渭南特色自主精品品牌赛事和举办全民健身系列赛事活动三个方面共同发力。依托资源优势,持续打造“华山”赛事品牌,不断扩大华山自然岩壁攀岩赛、华山武林大会、海峡两岸青少年足球交流赛等赛事影响力;积极培育富平生态马拉松赛、白水合阳垂钓大赛、大荔沙苑汽摩越野赛等特色赛事,着力构建“天天有活动,周周有赛事”的体育主题。今年以来,我市已先后举办各级各类赛事活动556项,约15.7万人参与,为渭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作为陕西省唯一入围全国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的地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将其作为改善民生、提高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从健全组织机制、政策机制、督导机制等方面多点发力。
通过创建,优化全市体育设施建设,共建成体育公园31个,健身步道2686.7公里,“三大球”场地5836个,每万人拥有“三大球”场地12.7个,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6平方米,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动工新建市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今年底完成主体建设,2025年投入使用。
合阳、华阴、澄城率先达到县级公共体育设施“七个一”标准(一个体育场、一个体育馆、一个县级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个游泳馆、一个国民体质监测站、一个体育公园、一批健身步道),白水县级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已全面启动。全市县级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国民体质监测中心(站)覆盖率达100%。全市2068个行政村、271个社区、108个乡镇,28个街道公共体育设施在全覆盖的基础上进行维修更新。同时,全市公共体育设施场地均向群众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年均惠及200余万人次以上。不断丰富赛事活动供给。
不断丰富赛事活动供给。2024年策划赛事活动251项,精心打造13项品牌赛事、13项精品赛事,项目设置兼顾全民健身与竞技体育发展,涵盖传统民俗与新兴项目,覆盖老中青全人群,赛事级格从乡土味的村级直至高规格的国际范皆有,努力把赛事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办在日常生活里,目前正在火热进行当中。积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号召,开展全民健身日、农民丰收节、纪念“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等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广泛开展社区运动会、美丽乡村篮球赛等赛事活动,不断扩大赛事覆盖范围和受益群体。
持续开展科学健身指导。积极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为群众健身开具运动处方。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2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占常住人口的45%,属全省最高,“爱健身、会健身”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新风尚。
促进“体育+”融合发展。围绕中乙联赛、“全民健身▪运动三秦”陕西省群众体育赛事五级联赛、王者荣耀电竞赛、轮滑马拉松等赛事活动,积极打造体育消费场景,促进体旅文商融合发展。
通过创建模范市,我市的体育发展环境和城市面貌得到了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健身氛围和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充分彰显。
省十八运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现阶段,在省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对承办地的影响已远超体育赛事本身愈发广泛深远,借助体育赛事的巨大影响力推动城市发展进程的作用也愈发显著。我们渭南,历经12年的辛苦申办,终于获得2026年陕西省运动会的承办权。也由此正式拉开了筹办2026年陕西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的序幕。
省运会场馆建设方面:我市可用于省运会33座场馆(地),新建场馆涉及:市级、临渭区、富平、白水、潼关、华阴等6地10座场馆(地)。提升改造场馆(地)23座,其中全市可利用甲级馆1个、乙级场馆12个。所有涉赛场馆于2025年12月底完成竣工验收,2026年2月底完成体育工艺验收,2026年3月进入测试赛阶段。
省运会标识征集方面:于今年6月1日向全社会发布了省十八运会会徽、吉祥物、主题口号征集公告,共收到3210余份投稿作品,活动已于7月20日结束,目前按程序开展后续的评审和公示等工作。
省运会备战参赛方面:今年,我市在省上注册运动员达到5000余人,为历年最多。同时,今年1570余名运动员参加年度锦标赛,较去年(1011人)增加469名运动员,并连续两年金牌榜、奖牌总数、团体总分均位居全省第二。
省运会相关保障工作方面:及时下拨筹备工作经费,有力地保障了筹备工作进度。同时,要求监察审计工作全程跟踪,着力建设“廉政省运”;指导督查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项目,逐月通报筹备进展和相关问题,督促各成员单位按时按质整改。
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健全市县两级赛事体系。构建以国际化、高水平体育赛事举办为主的“丝绸之路”品牌赛事;以全国性、高水平体育赛事为主的“沿黄公路”品牌赛事;以省级五级联赛、美丽乡村篮球赛等为赛事为主的“全民健身”品牌赛事;每年打造市级精品赛事、县级品牌赛事,形成完备的体育品牌赛事体系,积极引进国际国内著名赛事活动,实现“流量”变“留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深化“体育+”融合发展。积极落实中省关于体育赛事“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要求,将体育赛事与景区、街区、商圈资源、流量的良性互动,将单一的赛事活动转变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国有企业等参与赛事活动,既丰富了赛事活动,又促进了企业的知名度达到“共赢”。
三是体育赛事经济上谋划新载体。引经取宝,进一步扩大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成果,加强与华体集团、陕旅集团、陕体集团及大中专院校合作,进一步挖掘体育赛事经济新载体,不断丰富渭南体育赛事市场,提升赛事经济活跃度。